皖南小黄牛

       皖南黄牛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具有耐耙、耐粗、耐热、耐温的特点,尤为突出的是能在水田中连续作业而蹄壳不软、不烂,这是有些品种的牛所不能及的。

       皖南黄牛繁殖性能好,肉质细,味道鲜美,芳香适口,易煮熟调制,是牛肉中的上品。

       1. 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
       2. 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3. 黄牛肉能安中益气、健脾养胃、强筋壮骨。
       牛乳: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无机盐和维生素A、B1、B2、B6、C。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性平味甘,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的作用。
       牛肚:性味甘平,功可补中益气,补益脾胃,解毒。
       牛肝:味甘性平,有滋阴养血,补肝明目之功效。
       牛肾:性温味甘,益精,补益肾气,去湿痹。
       牛脾:味甘性温,功可补脾消肿,消痞满。
       牛筋:性味甘平,补肝强筋,补血。
       牛胆:味苦大寒,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
       牛黄:为牛胆囊的结石,成分有胆红素、胆酸、胆固醇、麦角固醇、脂肪酸、卵磷脂等。有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开窍豁痰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新生。
       牛角:药用以水牛角为主。性味苦咸、寒,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作用,可代犀角用,但药量宜加大,一般用30~120克,水煎服。
       牛皮:味甘性温,功可驱寒,燥湿,杀虫。
       牛骨髓:性味甘、温,能润肺、补肾、填髓。
       牛皮:味甘性温,驱寒、燥湿、杀虫。

更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