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焦枣为棠溪镇西山村、东山村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素有“西山焦枣,贵池之宝”的美誉,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用于制作焦枣的枣林大部分坐落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上,这里产出的青枣皮薄肉厚、糖分富集、形似冬瓜,又称冬瓜枣,是制作焦枣的上等原材料。制作焦枣的工艺由杀青、晾晒、熏蒸、烘干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加工后的焦枣形如玛瑙,色如紫晶,且质地柔嫩,味道甘甜溢美。据《贵池县志》记载,在宋仁宗天圣年间,西山焦枣就是贡品,相较于其他枣类,西山焦枣的各项指标都远超同类,且因口感柔软鲜嫩、甘甜溢香而广受食客喜爱。
2015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准对“西山焦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7年9月,“西山焦枣”被国家级农业农村部评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2020年12月,西山焦枣顺利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北京专家评审会。随着“西山焦枣”特色知名品牌的提升,西山村人气越来越旺。
近年来,棠溪镇积极发展西山焦枣生态加工产业园建设,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集育苗、栽培、采摘及深加工为一体的万亩以上枣园,扩大枣业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种植规模和标准,扩大枣园近万亩,年产量最高达50万斤。通过与贵池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合作,依托“电商企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入驻社区团购平台,实现产品线上下单、团购预售,举办“西山焦枣开园节”“西山焦枣文化节”等活动,通过直播的方式宣传了西山焦枣等特色产品,让西山焦枣从贵池区县脍炙人口的传统美食变为世界各地都能品尝到的徽州特产。除“西山焦枣”特色产品外,当地大力开发同类衍生产品,有枣酒、枣糕、枣酱等,进一步开发枣泥糕、枣酱等,以充分利用各种等级枣,适应市场需求。如今西山焦枣已经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及国内30余个省市,西山焦枣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来池州旅游的国内外客商和当地百姓必选佳品。